5月19日讯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投放仍达1,6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缴税影响下,当前超储率偏低的银行间流动性较为脆弱,需要适时补充;另外强监管此前已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风险苗头,亦需要政策阶段性舒缓。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声调暂时减弱主要是避免处置风险中引爆新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降杠杆就此停滞。未来监管政策仍会继续推进,但会更重视节奏把握,以减缓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因此货币政策中性稳健总体基调不会改变,但在某些需要维稳的时点仍会短暂边际放松。
中国央行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汤湘滨称,“一方面是去杠杆的定调,另外一方面是市场的脆弱性也需要考虑。这种情况下不能转向宽松,但是持续的收紧可能导致‘因为防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
央行公开市场本周除周一(无逆回购到期)和周五暂停操作外,周二至周四均维持七天和14天期逆回购的操作组合,中标利率续持稳在2.45%和2.60%,28天期则缺席,操作规模总计4,100亿元。据路透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共有2,500亿元逆回购到期。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蔡浩谈到,新华社发文称要防止资本市场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国务院方面也首次就目前市场状况发话,强调要在保持金融稳定、逐步去杠杆、稳定经济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央行只是顺势而为。
“你看国债收益率曲线都呈现M型了,这是2013年钱荒后都未有过的事情。监管政策力度应该会有所放缓,后续以央行控制节奏为主。”他表示。
自上周五起,银监会、央行和新华社先后释放稳定金融市场的言论,强调不能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发生新风险。 (Full Story)中国总理李克强周日亦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在保持金融稳定、逐步去杠杆、稳定经济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中国央行上周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则称,中国央行的“缩表”不一定意味着收紧流动性,且4月已经转为“扩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
监管更重视节奏 去杠杆方向不变
民生银行汤湘滨指出,此前股市、债市还有商品市场的“三杀”,包括人民币也开始有了贬值的苗头,这其实已经出现流动性风险的迹象,监管层因此适度在节奏上进行调整。从本周情况来看,几个市躇本稳住了,紧张情绪也明显缓解。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亦称,“(本周公开市场)短期资金投放的明显多了,可能考虑到风险必须有所表示,继续紧绷下去流动性风险可能真的就爆发了,所以有所微调。”
不过他同时认为,随着市场运行趋于平稳,未来只要不再出现大的流动性风险,央行不会轻易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以配合实现加强监管依旧去杠杆的目标。
汤湘滨表示,去金融杠杆的政策基调是不会变的,目前节奏上根据市场的反馈进行一个适度的调整,只是阶段性的放缓,不让已经比较脆弱的市除累新的风险,整体看货币政策难有明显的放松。
“让市场稍作喘息吧,但去杠杆和紧平衡的基调相信不会有变化。”刘东亮亦认为。
此外,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期限品种搭配上,为完善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未来一段时间央行逆回购操作将以七天期为主,当出现临时性、季节性因素扰动时也会择机开展其它期限的逆回购;MLF操作将以一年期为主,必要时辅助其它期限品种,以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
对此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表示,其实在此前的逆回购操作中,七天期一直以来就是主力品种,而此次央行特意强调七天逆回购的作用,本周并暂停了28天逆回购,也是进一步明确逆回购作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地位;同样地MLF以一年期担纲主力,亦是更为凸显其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他认为,尽管今后逆回购操作期限组合总体趋向短期化,但在某些时点如季末、半年末、年末或者长假前,央行仍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拉长逆回购期限组合。
此外,中国央行今日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今日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5月19日开展8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