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尽管美联储以及日本和欧洲等央行通过资产购买和低利率政策向经济中注入大量流动性,但通胀疲软、通胀不达标等字眼仍不断出现在它们的货币政策声明中。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们不断探究其中原因,而科技进步或许能提供一种解释。
亚马逊
据《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最近几个月稍有上升的日本通胀水平眼下又面对一个“拦路虎”——亚马逊。
日本是继美国和德国后的亚马逊第三大市场。亚马逊等网上购物商店在日本的发展导致日本传统零售商被迫降价。与此同时,具有价格优势的日本本地购物网站也发展迅速。
日本最大的零售商永旺集团(Aeon)表示,电子商务的强劲发展导致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消费者考虑预算的情况下。永旺集团今年4月下调了牛奶、洗发水及其他250多种商品的价格,该集团计划今年8月再进行一次降价。
零售行业的降价而使日本的通胀承压。永旺集团CEO冈田元也(Motoya Okada)今年4月称,包括网上零售商价格低廉在内的消费趋势导致日本无法实现通胀目标。
东京短资株式会社(Tokyo Tanshi Co.)旗下的货币市场中介商东短研究(Totan Research Co.)社长加藤出(Izuru Kato)也表示,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和实体店之间的价格竞争在美国已经变得非常激烈,日本也开始朝这种趋势转变,因此,日本央行仅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就刺激通胀上升恐怕没那么简单。
过去,日本央行将通胀不达标归因于油价下跌。近期,油价已经稳定下来,日本的物价指数也已经步入正值区间,但剔除新鲜食品后的核心通胀仅有0.4%。
而现在日本零售商降价的案例表明,科技的发展可以通过增加竞争、降低物价而使通胀承压。
再以美国为例,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拉低了美国的通胀数据。在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篮子中,与科技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邮政和快递服务、固定及移动电话服务、计算机及相关产品、软件、网络服务、信息处理等被归为“通信”(communication)一类,这一类别的价格指数在不断下降。2001年5月,未经季节因素调整的“通信”价格指数(1982-84为基年价格)是92.9,而2017年5月,其下降到74.618。
同时,科技相关产品和服务在CPI中的权重却不断提高。2001年,“通信”这一类别在美国CPI中的权重为2.483%,到2016年,其权重上升为3.775%。这导致其价格下降对通胀的影响也在加大。
除此之外,科技进步和创新还通过限制薪资增长、提高生产率等对通胀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瑞士信贷前分析师、美国田纳西州研究公司New Constructs CEO特雷纳(David Trainer)此前曾撰文称,自动化会通过替代低端的人力劳动而限制薪资在长期内的增长。
工业机器人已经在制造业领域替代了人工操作,一些自助服务也已经替代了零售雇员。很快,一些白领也将发现自己面临的科技挑战会越来越大。
在大部分机构里,人力成本占到总运营支出的70%左右。过去,这种结构难以避免“薪资-通胀螺旋”,即高薪资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进而促使物价上涨,这反过来会带动薪资进一步增长,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而眼下,这样的循环很难发生。当薪资增长过快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可以用科技替代人力,从而避免了价格上涨。
此外,科技还通过提高生产率拉低通胀。尽管近期有很多关于美国生产率增长放缓的讨论,但从较长期来看,美国目前的生产率远高于过去几十年。
科技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了生产率提高。首先,机器促使许多低技能的工作实现自动化,这允许劳动者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可以创造出更多价值的领域。
其次,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好的想法得以更快传播,减少了许多阻碍生产率提高和创新的障碍。此外,科技变得越来越节能,原材料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少。而且,大数据的兴起帮助人们改善了生产过程。
总体来看,科技提高了生产率,这允许美国企业即便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创纪录高位的边际利润。
美国的“婴儿潮”一代是在1970年代的高通胀中成长起来,而自2000年以来,千禧一代经历的却是不到2%的通胀。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低通胀,并希望科技不断取得突破以降低各方面的成本。
美国投资公司ConvergEx 首席市场策略师科拉斯(Nick Colas)曾在去年9月《千禧一代致珍妮特•耶伦的备忘录》中称,美国的千禧一代已经适应了长期以来的低通胀,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在低通胀下运行良好。
尽管消费者可能对物价下降表示欢迎,但美联储等全球央行却担心整体物价下降会形成低企业投资、低薪资增长、经济缺乏活力的恶性循环,从而损害经济增长。
互联网经济正处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初期,但它已经撼动了我们的经济政策。或许无论怎么做,美联储等全球央行短期也达不到2%的通胀目标。又或许,它们应该放弃这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