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讯 自美联储公布3月会议纪要后,有关美联储缩表问题讨论甚嚣尘上,绝大多数美联储官员及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或将于今年年底开启缩表,但是,市场或将忽视了一个问题,不只是美联储要缩表,中国央行早已开始行动了!
美联储“缩表”是最近市场比较关注的事件。然而美联储“耶伦”还没展开行动,中国央行周小川行长早已开始“缩表”。
根据中国央行最新公布数据,截至2017年3月末中国央行总资产为33.73万亿,相比2月末下降8115.98亿。
事实上,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早就在2016年就呈现收缩态势。
美联储还没“缩表”,中国央行为什么先“缩表”了?主要是因为外汇储备减少,外汇占款减少的被动反应。想想去年外汇储备的逐月下降,再想想今年3月份外储回升至3万亿美元背后的努力,也是让人感慨万千。
中国央行
中国央行既然早已缩表,为何没有明显感受到流动性的紧张?
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外汇占款出现下降趋势后,央行选择通过创新性货币工具投放基础货币。这些创新性货币工具包括SLO、SLF、MLF和PSL等。这些工具的相同模式是全国性商业银行将高信用高流动性资产抵押给央行,以获得央行资金投放。
在强势美元和美联储缩表的预期下,未来中国央行参考外汇占款或者说美元储备的变动,继续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概率较大。
加上当下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工具的整顿,未来金融自由化终结,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很可能大幅下降。如果仅有的新增信用用于偿还过去数十年积累的大量债务的本金,存量无法盘活,对整个经济而言,就会显现出资金饥渴的局面。
为缓解资金面紧张问题,中国央行最常用的举措就是进行逆回购操作,据央行最新消息显示,周三(4月19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8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14天、28天逆回购分别为400亿元、200亿元、2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和2.75%,与前期持平。今日逆回购操作量与昨日持平,但由于今日到期逆回购量为200亿元,故今日公开市场单日实现资金净投放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