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讯
据央行官网消息,3月30日人民银行科技工作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会议上强调,今后一段时期,央行科技工作应以建设数字央行为目标,实现架构转型和大数据利用两个突破;完善风险防控、科技治理、技术研发三个体系,构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央行决策平台、以分布式系统为核心的央行服务平台、以数字货币探索为龙头的央行创新平台。
数字货币
会议认为,金融科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保障和推动我国金融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坚实基础。
范一飞要求,人民银行科技战线全体干部职工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架构转型;努力运用大数据提升精准施策能力;建立完善的IT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建设与运行体系。
新型货币体系诞生
截至目前全球拥有649种加密数字货币以及94种加密资产,其中最为熟知和规模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市值达到175.26亿美元。目前全球各大央行积极拥抱数字货币,包括新加坡央行、突尼斯央行在内的多国央行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更安全的数字货币管理体系。我国积极推进数字货币体系建设,2016年1月20日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提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与纸币并行,打造中心化、加密数字法币: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由央行发行、代表国家信用、中心化、可控匿名、加密的数字化法币。数字货币归属MO范畴,由央行发行,代表国家信用,发行不需要与纸币一一对应,但可有效替代纸币;同时数字货币实现中心化管理,按照与纸币相同的“中央银行一商业银行机构”二元体系搭建,遵循安全可控的匿名原则。
相比纸币有时多,成为追查违法行为利器:基于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密码算法等等可以保证货币的安全流通,同时央行作为数字货币的造币者和发行者,可以充分利用脱敏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掌握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存储等情况,为货币政策调控、金融稳定性分析提供指导性意见。央行通过私有链追溯数字货币流通路径,可以有效的追查违法犯罪行为,降低反洗钱成本。
顶层设计决定技术选择,搭建私有云数字货币体系:央行发行数字货币首要是要确保货币主权控制力以及保证货币政策有效执行和传导,在使用中保护用户的隐私,同时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追溯上面保持相对平衡。所以央行搭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以私有云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体系,实现“一币、两库、三中心”构架。
数字货币参与方众多,上市公司业务拓展空间巨大:类比纸币的二元体系,技术类公司在数字货币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向央行和商业银行需要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私有云系统,作为数字货币发行库和数字货币银行库。面向银行客户提供数字货币基础设施。面向C端用户搭建丰富多元的数字货币支付场景,未来公司将在数字钱包开发,基于数字钱包的消费应用等方面开展服务。
如果真的发行了数字货币,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又有哪些呢?
首先要说的是,所谓的数字货币,并不是我们现在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有本质的区别。电子货币无太大的技术含量,仅仅是一种使用方式的转变。然而数字货币是完全改变系统,直接改变货币供给和管理方式的,本质是人民币的数字化,是复杂算法产生的一段数据,但基于区块链和加密技术,使其具有唯一性。
第二,货币就有货币供应,货币供应必须顺应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加,而比特币是不增加的。GDP一年增长6%,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法,比如说货币供应增加6%,事实上应当增加6%多一点,就说增加6%,这样才能保证价值稳定。
数字货币是另外一个问题。数字货币顺应着整个数字化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大规模的进入金融领域,它是顺应这种变化而发生的。
数字货币的发展,只要不要把它和比特币连在一起,对老百姓是有利的。因为从大的说,货币对于经济来说是一个成本。你想,经济本来就是生产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吃能用能玩儿能乐的东西。
但是这些东西要交易又不能直接交易,于是生产的东西都和那个叫货币的东西交易,然后通过它来互相交换。这就是成本。数字货币的推出降低了货币的这种成本,对老百姓,对整个经济是提高效益的,降低了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