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以来的6-8月份金融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国内贷款实际利率的下行,人民币贷款在境外越“吃香”。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人民币对外贷款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8%。
中金公司9月18日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新增人民币境外贷款占同期新增贷款的比例逐年攀升,2017年还在1%以下,在2023年1月占比跳升到4%以上,其后一路上涨,至今年6月以来已经达到6%-8%,七年时间大约上升八倍。
9月18日,某央企香港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现在人民币贷款利率相比于美元优势比较明显。目前有多家境内外银行以银团方式给予该集团相当额度的人民币贷款,采取的方式包括香港分行贷款和大陆银行贷款等。
中金公司研究员周彭分析认为,导致境外贷款上升的原因主要有跨境支付需求的上涨以及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间接影响;同时,监管政策的鼓励也是重要促进因素。
此外,对于有从中资银行贷出人民币再换取外币,以赚取利差和汇差的市场传闻。上述人士表示,香港金融监管比较完善和严格,对资金用途的跟踪和监测有一套体系。同时,一旦发现违规,对金融机构和负责人的处罚非常严厉,目前在香港未听闻有这种情况发生。
人民币境外贷款占比上升8倍
按照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人民币境外贷款“原则上应用于境外企业经营范围内的相关支出、不得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调回境内使用、不得用于证券投资、不得用于偿还内保外贷项下境外债务”,但可以用于“用于境外直接投资”,只需“符合国内相关主管部门有关境外投资的规定”即可。
中金公司研究员周彭观察到,今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信贷“出海”的现象比较明显。截至2024年8月,人民币对外贷款余额1.85万亿元,虽然存量不大,但是同比增速达到48%。今年二季度以来(4-8月),新增人民币境外贷款共4293亿元,占同期新增贷款的8.6%,远高于疫情前1%左右的占比。
周彭表示,按照规定,每月新增对外人民币贷款,这部分贷款记入每个月的新增信贷,但不计入社融。
近日,人民银行刚刚发布8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社融3.0万亿元,同比少增981亿元,余额增速8.1%,环比下行0.1ppt;贷款新增9000亿元,同比少增4600亿元。
中金公司研究员林英奇认为,8月金融数据分别受到住房销售和消费的低迷、以及清理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贷款的持续影响,叠加基建和制造业投资需求偏弱。
汇率等三个背后动因推动
周彭认为,经常账户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支付需求上升,在底层支付需求的带动下,人民币境外借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市场中的份额为4.7%,较疫情前2%以内的水平明显上升。中国银行发布的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提出,在其调研的境内工商企业样本中,反馈其境外贸易伙伴完全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占37.3%。
除了支付需求的结构性上升之外,汇率波动可能也是人民币信贷“出海”的重要原因,同时M0的变化与汇率的相关性也明显上升。
周彭分析称,境外企业虽然在借贷中使用人民币,但是在偿还贷款时可能会将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偿还贷款。如果借贷人民币再用美元偿还的话,人民币汇率贬值会降低借款成本;从结果上来看,人民币对外贷款的增速与汇率的变化密切相关。
对于有从中资银行贷出人民币再换取外币,以赚取利差和汇差的市场传闻。上述央企子公司人士表示,香港金融监管比较完善和严格,对资金用途的跟踪和监测有一套体系。同时,一旦发现违规,对金融机构和负责人的处罚非常严厉,目前在香港未听闻有这种情况发生。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监管政策的优化也进一步促进信贷出海。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允许境内银行对境外企业直接开展人民币贷款业务,从2022年1月开始,人民币对外贷款增速就较快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