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第一黄金网·国际

民航局:4月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5595万人次 同比增长10.6%

2024-05-17 18:06 来源:网络

,5月17日,中国民航局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介绍,4月份,我国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1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1.6%;国际客运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83.8%,恢复水平连续三个月超80%。完成旅客运输量5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0.6%,较2019年同期增长5.3%。

原文如下:

民航局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民航局定于2024年5月17日(星期五)15:00在民航局机关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民航安全发展运行情况、民航开展服务提质增效年主题活动安排等,并答记者问。

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 孙文生: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网友,今天我们召开民航局2024年第4场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戴军。

今天专题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是:一是介绍4月民航安全发展运行情况;二是介绍民航开展服务提质增效年主题活动安排。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 李勇: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通报今年4月份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安全运行方面:4月份,全行业共完成运输航空飞行107.9万小时,同比增长7.4%;累计飞行42.2万架次,同比增长3.1%。通用航空飞行12.8万小时,同比增长4.2%。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生产运行方面:4月份,航空运输生产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1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1.6%,较2019年同期增长8.3%;完成旅客运输量559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6%,较2019年同期增长5.3%,其中,国内客运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8.1%,国际客运规模突破500万人次,完成509.6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3.8%,恢复水平连续三个月超80%;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68.4万吨,同比增长25.3%,较2019年同期增长13.9%,其中,国内、国际货运规模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2%和39.1%。

运行保障方面:4月份,共保障各类飞行49.0万班,日均16329班,日均同比增加6.5%,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1.2%。航班正常率为81.4%。

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 徐青:

民航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2016年起,已连续8年在全行业开展服务质量主题活动,聚焦旅客对民航服务的期盼和关切,持续推出便民服务举措,得到广大旅客的认可。为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激发航空运输市场消费活力,民航局决定开展2024年“民航服务提质增效年”主题活动,这也是第九次在行业内开展服务质量主题活动。

今年3·15期间,我们在全行业组织开展了“推动服务再升级,激发民航新活力”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共收到20余万张“我最期待的民航服务”投票和2万多条有效建议。为回应广大旅客的呼声,我们将大家的投票结果和集中关注的问题纳入到今年主题活动中,制定了4项办实事清单和16项重点工作任务。

首先,我介绍一下4件办实事任务的主要内容:

一是提升民航旅客出行和支付便利性。鼓励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线航班,做好国际航线增班保障工作。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做好支付便利化工作,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出行和支付便利化需求。

二是持续优化客票退改规则。引导企业不断优化客票退改签阶梯费率,逐步完善退改签收费标准。

三是逐步缩短托运行李提取时间。鼓励机场、航空公司通过硬件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优化行李动线流程等措施,逐步提升托运行李提取效率。

四是推动适老化无障碍服务升级。贯彻落实交通部、民航局、中残联、全国老龄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

我们将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协调和督导力度,确保上述4件实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此外,今年的主题活动还从提升航班正常水平、便利旅客航空出行、不断改进服务短板、增强服务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服务举措。

在提升航班正常水平方面,我们将加快智慧空管建设,深化民航协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航班运行效率。

在便利旅客航空出行方面,我们将加快推进“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以点带面深化“空铁联运”合作,提升安检工作质效,稳步提升国内“空中快线”产品的数量和效率。

在不断改进服务短板方面,我们将持续规范行李运输服务,积极打造多样化的地空通信上网服务产品,提升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的票务服务水平。

在增强服务管理能力方面,我们将持续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优化旅客投诉管理,鼓励企业打造服务产品品牌。

“民航服务提质增效年”主题活动是我们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航空运输旅客服务专项规划》《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行动纲要》工作要求,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增强旅客对民航服务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 戴军:

进入四月份,特别是四月中旬以来,华东、中南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往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对流天气,对民航运行造成很大干扰。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6-8月的雷雨季节,我国整体天气形势偏差,极端天气较往年将有所增加,同时又恰逢暑期航空运输高峰,民航运行保障压力非常突出,可以说是全年运行保障最为关键的阶段。

民航局高度重视雷雨季节运行保障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民航工作实际,制定下发《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统筹指导全行业开展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

主要措施方面,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严格运行标准,将“两个绝对安全”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值班值守,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二是把握“能(综合保障能力)需(运行需求)平衡”主线,按照“五早”原则(早预警、早会商、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动态做好生产组织,在受到不利因素干扰时始终确保运行态势平稳可控;三是重点保障发生返航备降、长时间延误、长时间机上等待的航班,做好不正常航班的运行恢复工作;四是发挥民航运行“一盘棋”优势,依托“全国-区域-机场”三级协同运行机制,加强全行业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 徐青:

今年,民航局继续把国际客运增班作为重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施策,全力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积极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我国国际航线上加大运力投入,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近一周(2024年5月6日至5月12日)中外航司共执行国际客运定期航班5493班(每个往返航班计为1班),恢复至疫情前约73.1%,客运航班通航70个国家,其中比疫情前新增科威特、塞尔维亚、坦桑尼亚、卢森堡、巴布亚新几内亚5个通航国家。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客运航班量已恢复至每周4053班,约为疫情前的76.6%,比行业平均恢复水平高3.5个百分点,航班量占比73.8%,比疫情前提升4.4个百分点。

近期,国航已于4月27日起开通至巴西的北京—马德里—圣保罗航线,每周2班;南航已于5月11日起开通至墨西哥的深圳—墨西哥城航线,每周2班;国航计划自今日起开通至古巴的北京—马德里—哈瓦那航线,每周2班;海航计划自6月21日起开通至匈牙利的深圳-布达佩斯航线,每周2班;南航计划自6月27日起开通至匈牙利的广州—布达佩斯航线,每周4班。

下一步,民航局将继续做好国际航线航班的审批和保障工作,及时协调推进解决各航空公司在恢复国际航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加大国际客运航权资源的使用监测力度,引导各航空公司提升航权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国际客运航线网络,提升国际航空运输的通达性和便利性,更好地服务对外交往和旅客出行。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 李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维护航空安全秩序,民航局党组研究部署,自2023年7月起开展为期1年的依法整治“机闹”,维护航空安全秩序专项行动。按照专项行动统一部署,民航局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建了依法处置、飞行安全、运输服务、宣传教育等四个专项工作组。强化源头管控治理。实施了提升航班运行协同、深化航班取消专项治理、减少航班临时性调整、优化投诉处理机制等9项服务措施,从前端避免旅客负面情绪发生,减少服务纠纷,防止“机闹”诱因放大升级。压实了航空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处置预案,强化应急培训,累计组织机组实操培训和联合演练21万人次,全面提升一线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客舱秩序安全管控。持续规范处置措施。进一步深化空地“防、控、打”一体推进,完善航空公司应急处置决断机制,明确拒载、移交、报警标准流程,建立“机闹”行为同步快处机制。积极推动综合施策。民航局会同中央文明办、中宣部开展“安全乘机 文明出行”十大提醒语评选推广,加大行业宣教力度,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和政策解读,提高旅客守法自觉,引导旅客文明乘机。

专项行动以来,截至今年5月10日,公安机关依法办理“机闹”案件760起,每百万旅客中扰序行为人占比较专项行动前下降12.8%,有效遏制了“机闹”事件多发态势,有效维护了航空安全秩序。

下一步,民航局将紧紧围绕“遏制机闹多发态势,坚决维护民航安全秩序”的总体目标,切实巩固专项行动成果。一是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加强全方位、全链条管控,压实航空公司安全主体责任,加大“机闹”风险排查整治和应急处置,坚决避免因“机闹”危及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二是持续深化综合治理。加大典型“机闹”行为打击、曝光力度,指导航空公司调整优化内部投诉管理机制。三是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包括“机闹”事件处置移交机制、复盘分析机制。指导航空公司、机场将整治“机闹”纳入公司管理手册、制度文件中,将相关监督措施纳入民航行政部门日常监管内容,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久久为功,确保取得实效长效。

本文编选自“中国网”,编辑:叶志远。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1
您已经点过赞了!
31
一键安装官方APP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