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是民国时期流通较久的银元,看似一个简简单单的币种,收藏起来其实也有很多的“门道”,不同版别价值差异巨大。
我们知道,银币铸造的年份、铸造厂家、防伪暗记等的不同,都会形成版别,在收藏的过程中,收藏者往往会因诸如“大、小版”之分、版别错配、暗记设计等问题而陷入疑惑。不同版别的“袁大头”收藏价值也大不同。
在“袁大头”铸造中,实际上并没有大、小之分,只有版别的异同。但藏友们在鉴赏中发现,有的版别明显而突出,有的细微而隐含,所以习惯上把明显而突出的称为“大版”,把细微而隐含的称为“小版”。
年号的变更、图案或字数的增减、字体笔画的明显变动,正、背面图案和边齿的明显变化都应归结到“大版”范畴;而正、背面团中的细微变化,字体笔画的细微变动,如暗记的设置、嘉禾芒细的小部位变动,都应视为“小版”范畴。从目前藏市上看,“大版”比“小版”的经济价值更高一些,但这条规律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存世量差别、品相的差异也有较大的关系。
除了大小版问题,收藏者还需要关注“错配”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到足够的知识,以免把一些独特版看成“错配”。
“袁大头”的版别错配问题,如三年面错配八年空心叶背、三年面错配开口贝、十年面错配八年顶五珠背、十年面错配九年肩章。研究认为机制币的铸造都是非常严格的,错配的几率很低,上述举例真的是错配吗?例如,把三年面配八年空心叶背说成是错配,那就有点牵强。因为民国三年银币铸造的时候,民国八年银币还没有设计制模,哪来的八年背模呢?因此,这些在版别鉴赏中常见的例子并非错配,而是一种版别。
此外,有趣的暗记设计,也是“袁大头”市价的增长点。如三年普通版正面胸前边道少一细短道,八年普通版正面胸前边道有一细短道,九年普通版本面9点处边道分为有、无一细短道两种,十年普通版正面胸前边道分有、无一细短道两种等。
这些暗记主要起着防伪作用,也体现了设计师个人风格和特点,更为如今的收藏增添了无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