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第一黄金网·黄金品牌活动

6.18克拉:IGI发现截至目前最大的“假证钻石”

2021-06-21 15:16 来源:网络/第一黄金网

IGI查到的是一颗品质非常不错的培育钻石。之所以要加上“假证”两个字,是因为客户送检的时候,还带来了一张天然钻石证书。

所以这又是一个拿培育钻石混淆视听的案例。

事情是这样的:IGI(国际宝石研究院,顺便说一下,自本月起IGI的中文名字已经从原来的“学院”更改为“研究院”了,各位小伙伴可登录IGI官方公众号查看相关消息)泰国分部接到了一个客户送来的六克拉钻石,要求复检。客户同时还送来一张GIA证书,上面写着:6.18克拉、D色、FL净度、3EX。这显然是一颗极为纯净、完美的圆钻。

但IGI经过检测之后,发现这是一颗实验室培育钻石,颜色为E,净度VS1,切工和抛光为EX,对称为VG。

进一步检测发现,钻石上的镭射标也是假的。

▲ IGI出具的证书

时至今日,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混搭”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6月2日,印度 Universal Diamonds 公司为了逃税,将数万克拉的天然钻石以培育钻石的项目进行申报;5月17日,GIA(美国宝石研究院)表示,培育钻石冒充天然钻石的案例正在增多。

无论是贝恩、麦肯锡这样的头部咨询机构,还是如保罗·金尼斯基、艾登·格兰这样的业内分析师都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规模化效应的加强,培育钻石的价格会继续走低,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当然可以从高色级、高净度、大颗粒等多方面维持(或者“维护”)部分培育钻的价格,但从整体上看,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之间的成本差异会越来越大。

 

但是这绝不是将两者肆意混淆经营的理由,少数人一次次地“踩线”,将给培育钻石行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首先,这样做会让消费者丧失对培育钻石的信心。本来价格走低的趋势已经引起人们的犹豫,如果再加上那些移花接木的勾当,那么消费者会彻底认为培育钻石就是“次品”和“假货”。低价不是问题,丧失诚信才是大问题。无论你什么TV报道多少次,无论业内如何强调它的真实,消费者的思维中还是会被种下一颗“它是假货”的种子。这是不是比较让人头疼呢?

其次,“套证”的玩法会不断深化“低价”的概念,从而损害业内所有人的利益。“低价”属性,对奢侈品而言并不是完全的好事。虽然可以用 “affordable” 之类的概念抵挡一阵,但真正涉及长远的战略时,“便宜”基本等于“不值得买”(何况还是“越来越便宜”)。届时面对一家家光鲜亮丽的培育钻石珠宝店,消费者将发出灵魂拷问:“你凭什么卖这么贵?你是不是又一个营销骗局?”

一切的战略、打法、投资、布局,其基础是信用。假如业内不出台一些远比单纯的罚款更重的处罚条例,那么“踩线”者将络绎不绝。说到底不就是补税加罚点儿钱吗?拼一把就可以一本万利,干嘛不试试呢?

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嘻嘻哈哈地不当回事儿,那么等大厦摇摇欲坠之时,我们又将面对一地鸡毛互相指责。这又何必呢?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1
您已经点过赞了!
31
一键安装官方APP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