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07-2009年发生的经济衰退,全球大部分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中国央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截至2010年,全球央行的资产负债达到6.5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占了2.25万亿美元,而时至今日,全球央行的资产负债已经高达18万亿美元,美联储则占了4.5万亿美元。以GDP增速来衡量,这些刺激措施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变得缓慢。
不过,虽然全球GDP增速缓慢,但全球资产扩张却蔚为壮观。2010年全球股市市值为54万亿美元,如今已上升至87万亿美元。2017年,全球股市回报率高达17%,几乎是去年年回报率的两倍!尽管特朗普政府在税改和医改上折戟沉沙,而且伴随着朝鲜局势升级、伊朗核危机、NAFTA重新谈判以及国内恐怖主义升温等诸多风险,美国股市仍涨至历史新高,固定收益市场也欣欣向荣。
但是宽松政策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危机,虽然仍有支持宽松政策的声音,但是不少国家都已经开始踩刹车了。
美联储已经启动加息步伐,并计划在2017年底到2022年削减资产负债表;欧洲央行周五被爆考虑从明年1月份开始把每个月的债券购买规模减少至少一半;市场对英国央行在11月加息也进行了疯狂押注;日本央行则释放了放缓资产购债计划的信号;而中国央行已经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了……
当然,支持宽松的政策的声音后依然存在,周五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星期表示,欧元区需要继续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措施,因为欧洲央行还没能提高通货膨胀。
德拉吉在向华盛顿国际货币和金融委员会提供的声明中表示:“持续而自我维持的通胀朝我们的目标靠拢的趋势还不够有说服力。”
“因此,仍然需要非常大规模的货币宽松。”德拉吉说。
2014年6月,欧洲央行推出负利率,向银行存在欧洲央行的资金收取费用。随后,欧洲央行三度下调利率,至目前-0.4%水平。
有批评人士认为负利率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可能压缩银行的利润。但德拉吉星期四表示,随着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持续,欧洲银行的盈利能力一直在增加,预计会进一步增加。
美国方面,美联储在9月FOMC会议上宣布将于10月开始缩表,并且也暗示12月还将再加息一次。
其次,中国央行9月30日宣布定向降准存款准备金率再下调1个百分点,以缓解去杠杆化带来的压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和生产国,其货币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可能高于其他非美国家,而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增长,从而对商品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尽管昨日公布的低于预期的CPI数据,让市场预测美联储加息可能性下降,但也只是下降而已,美联储依然有加息的可能。
高盛的Jan Hatzius将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从80%下调至75%。Hatzius解释说,由于能源价格上涨,美国9月季调后CPI月率上涨0.5%(预期为0.6%),但剔除了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年率为1.7%,和上月持稳,不及预期的1.8%。汽车价格的疲软可能是暂时的,而较持久的住房类别价格的放缓对近期通胀前景的影响更令人沮丧。
综上,各大央行基本在收紧货币政策,缩减资产负债表,宽松政策或许已经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