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讯 自美联储公布3月利率会议纪要后,美联储缩表持续霸占全球视线,市场预计美联储将于年内开启缩表,要知道缩表是比加息更为严厉的货币调控手段,且美联储官员近期频繁放出缩表言论,美联储这样做有何深意?
美联储缩表背景
“缩表”是缩减资产负债表的简称。想要理解“缩表”,大家必须先了解一下什么是“QE”。QE的全称是Quantitative Easing,翻译过来叫量化宽松。
这是美联储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祭出的大招。当时由于发生了次贷危机,投资者对债券,尤其是房地产债券完全没有信心,投资者不但不买房地产债券,还在不停抛售,导致房地产债券价格暴跌。
债券价格越低,等价的利率水平就越高。如果房地产债的利率下不来,按揭贷款利率就下不来(因为房地产按揭也是一种债),买房子的人也就多不起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就不可能复苏。而房地产市场越是复苏不了,投资者对房地产债券就越没有信心,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个典型的索罗斯“反身理论”的例子)。
为了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美联储想出了一种“暴力”的解决方案:没有投资者愿意买债券是吧,没问题,美联储自己来买。买债券的钱从哪来呢?用印钞机印出来。房地产债有人买了,于是按揭利率也下来了,买房的人就更多了,于是房地产市场就复苏了。在房地产的带动下,整个经济也复苏了。
这就是推出“QE”的历史背景和“QE”的运作原理。
用会计的术语来说,美联储买来的债券会放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所谓的“缩表”,即缩减资产负债表,就是美联储降低买债的规模的意思。
美联储
美联储两大职责
在分析“缩表”的潜在影响之前,我们还需要复习一下央行的两大职责。央行的第一大职责是控制物价上涨速度,也就是通货膨胀率;第二大职责是维护经济增长。
打个比方大家就很容易把这些概念都串起来了。美国经济就像一个人,我们叫他山姆大叔吧。正常的情况下,山姆大叔稳步快走,但是他经常会越走越快,甚至会跑起来,这就是经济过热。
当山姆大叔跑起来的时候,美联储就要想方设法拖住他,让他慢下来。因为如果不让他慢下来,他一定会在越跑越快以后把自己绊倒,严重受伤,这就是美联储控制通货膨胀的职责和原因。
有时候,无论美联储多努力的去保护,山姆大叔还是会摔倒,而且会摔得比较严重。比如08年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就是山姆大叔把腿都摔骨折了。这时候,美联储必须要变身成医生,给山姆大叔配一副拐杖,帮他行走,这副拐杖就叫“QE”。
现在,美联储这个医生觉得山姆大叔恢复的差不多了,该考虑什么时候扔掉拐杖了,加息和缩表都相当于扔掉拐杖的过程。于是很多人开始担心了,这个拐杖会不会扔的太早啊,扔的太早美国经济再摔跤了怎么办。
美联储目的
病人家属出于对病人的关心,有时候会质疑医生的决定,不过这往往是杞人忧天。因为只要美联储这个医生的“医术”够高明,他的判断起码比一般人更准确。退一万步说,就算判断错了,再把拐杖拿回来就行了嘛。一个真正关心病人的医生,一定会在确保病人不会再摔倒的情况下,小心翼翼的把拐杖拿走。相反,如果医生说,可以慢慢拿走拐杖了,这反而说明病人恢复的不错,也就是美国经济的复苏比较扎实,我们反而应该更有信心。毕竟,拐杖总是要被拿走的。
所以结论就出来了,我们关注美联储的动向,但应该着重用他们的行为和言论来推测美国经济的现状,而不是去假想美联储如果错了会怎么样,更没有必要用“阴谋论”去思考。
有些人认为美联储说的话一定是骗人的,一定另有隐情。这个认识肯定是错误的。从美联储自身的利益出发,它最怕的是自己的行为惊吓到资本市场。就好像之前的例子里,医生怎么可能会一边骗病人说不会拿走拐杖,一边突然把拐杖抢走呢。大家长期跟踪我的就会发现,美联储会不停的跟市场去沟通他们的想法,目的就一个:尽一切可能降低惊吓到市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