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黄金网4月17日讯,关于美联储缩表话题近日热议不断,那么,2017美联储到底会不会缩表呢?美联储缩表对外汇市场影响几何?据了解,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大举购债,历经3轮量化宽松,总资产规模从2008年初不到9000亿美元暴涨至目前的4.4万亿美元。庞大的资产负债表现在可能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并增加经济过热的风险,成为美联储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遗留问题”。
美联储货币政策
为什么要缩表?
顾名思义,缩表就是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是缩减资产,也是缩减负债。美联储"缩表",可以通过直接抛售所持债券(以美国国债和MBS为主)或停止到期债券再投资的方式,直接回收长期流动性。已经步入加息通道了,为什么还要"缩表"?所以,当前讨论为什么缩表,就是讨论为什么要"加息+缩表"一起使用?
美联储发行货币,释放流动性,这是美联储的负债。美联储购买债券,形成美联储的资产。停止购买到期债券,或者直接抛售所持债券,都是减少资产,也都是减少负债。减少资产,减少负债,缩减资产负债表。这就是"缩表"的内核。
美联储“缩表”意味着什么?
2014年10月QE结束后,美联储始终对持有到期债券进行再投资操作,因此其持有的美债及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规模并未减少,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也始终徘徊在4.5万亿美元。但“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一直是美联储官员反复涉及、市场始终关注的话题。
美联储历次“缩表”及其影响
一战以来,美联储曾有6次“缩表”,对应着四种情况:一是进行数量控制以遏制通胀,以1920-1921年及1978-1979年为典型;二是极端应急手段的退出,以1929-1931年及2000-2001年为典型;三是美国债务形势改善对美联储持有资产的“挤压”,以1947-1955年为典型;四是被动收缩,以1957-1965年为典型。其中,1929-1931年大萧条期间的“缩表”对随后几年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其余几次“缩表”对经济的冲击则较为有限。但经验上,“缩表”节奏快慢和信息传递是否充分是决定“缩表”影响的关键。
历次“缩表”的影响
美联储“缩表”对应着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进行数量控制以遏制通胀,以1920-1921年及1978-1979年为典型;第二种是极端应急手段的退出,以1929-1931年及2000-2001年为典型;第三种是美国债务形势改善对美联储持有资产的“挤压”,以1947-1955年为典型;第四种是被动收缩,以1957-1965年为典型。
其中,1929-1931年大萧条期间的“缩表”对随后几年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也是美国陷入长期衰退的原因之一;其余几次“缩表”对经济的冲击则较为有限,相反20年代和70年代的“缩表”对抑制恶性通胀产生帮助、40年代开始的“缩表”则是美国经济形势转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非常规货币政策地过早正常化必然对经济产生冲击,但若时机得宜、节奏适当则未必。也就是说,“缩表”节奏快慢和信息传递是否充分是决定“缩表”影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