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国内玉米价格一改前期的萎靡态势,东北和华北产区玉米价格相继提涨,截至今日(3月7日)华北玉米一周累计涨80元/吨,东北玉米价格一周累计涨40-60元/吨。市场看涨预期较强,基层仍然惜售,贸易商囤粮积极,继续助长玉米强势的气焰。
玉米价格
囤粮加惜售拉涨玉米价格
从产区供应情况来看,据卓创调研了解,东北地区基层玉米售粮进度在70%左右,基层余粮整体在3成左右,其中吉林地区、黑龙江西部地区偏慢,仍在4成以上;内蒙古和辽宁地区售粮偏快,余粮已不足2成。华北地区售粮进度在55%左右,其中山东地区偏慢,余粮仍在5成左右,河北、河南地区在3-4成;因前期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低价东北粮以及河北粮较多,本地粮价格低位,农户低价抵触,惜售为主,导致本地余粮仍然较多。售粮略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价格优势不明显,成交难度大;另一方面就是质量得不到保障,呕吐毒素和黄曲霉素是下游企业检测的重要指标,而吉林今年部分玉米呕吐毒素不稳定,导致后期走货不快。
从下游需求情况来看,饲料方面,南方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高位,多在30-60天,对玉米涨价持观望心态。另外,目前南方沿海地区禁养、限养,环保不达标的小型养猪场多退出市场,禽流感对市场同样有冲击,猪料、禽料销量均受影响,导致玉米消费大幅减少。深加工方面来看,国内玉米淀粉行业内开工率保持高位运行,虽然近期两会期间环保检查力度增强,华北部分地区开工受影响,但并未出现大范围的停产或减产。在目前行业利润丰厚以及原料玉米供应充裕的背景下,企业仍然保持旺盛的生产积极性。据卓创监测,截止到目前国内玉米淀粉行业开工率为77.86%。
就玉米市场而言,从售粮进度来看,截至3月15日,东北三省一区已累计收购玉米8677万吨,售粮进度为84%。其中:内蒙古收购1311万吨,收购进度为77%。辽宁1875万吨,进度为92%,吉林2495万吨,进度为77%,黑龙江2997万吨,进度为89%。东北地区玉米余粮不多,加上吉林省财政补贴再加码,利于农民积极售粮,眼下东北产区农户余粮见底、贸易商有惜售情绪,近两日北方港口玉米到货量大幅下降(日均到货在2万吨,相对比前期到货在3.5-4万吨),这对近期港口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从需求端来看,2 月份存栏数据,2 月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2%,同比下滑1.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1.6%。饲料终端消费需求依旧低迷。短期来看,港口价格稳中上涨,东北三省一区玉米市场上可流通的玉米货源已十分有限,在补贴政策施行期间,采购热情较高,华北产区以价格和品质缘故,大多缺乏竞争力,未来优质玉米面临短缺,玉米市场有望继续偏强,继续关注政策粮拍卖的消息。
就玉米淀粉而言,关内外淀粉加工企业利润分化,华北玉米淀粉生产加工企业盈利处于亏损状态,据统计,吉林政府补贴深加工收购玉米,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约500元/吨;山东淀粉一吨盈利约-15元/吨,华北淀粉企业效益下降至保本,支撑玉米淀粉现货价格再难深跌,由于玉米淀粉对木薯淀粉及白糖的替代效应增强,以及淀粉下游企业在涨价是积极补库,使得淀粉企业的库存水平依旧偏低,第11周玉米淀粉库存总量周比降幅达12.23%,对玉米淀粉价格有一定支撑,不过,玉米淀粉企业开机率维持在79%的高位,淀粉下游产品供应充足,在高开机率的作用下,淀粉库存将逐步积累,形成利空,短期在原料玉米价格底部抬升,连玉米走势偏强的影响下,有望呈现震荡偏强的态势,关注淀粉库存的变动情况。
政策面来看,近期东北地区粮库方面玉米收购积极,部分贸易商与粮库签单,但基层看涨预期较强,市场收购难度较大。另外,近期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等36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简称《备忘录》)。《备忘录》运用信用手段加大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联合惩戒。严查超载车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北港玉米价格上涨,船运费上涨20元/吨左右,北港至南通船运费涨至50元/吨,到广东涨至80元/吨。
全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预测
整体来看,产区基层及贸易商处余粮有效供应仍然较多,虽然价格看涨预期较强,但是南方销区提前透支消费较多,整体需求情况不乐观,将限制玉米的涨幅。卓创提醒广大农户及贸易商,不可盲目追涨,3月中旬前后可以及时出售粮源,4月份前后卓创预计玉米价格或有回落,需关注后期5月份以后市场粮释放,以及抛储带来的供应压力。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需求乏善可陈,唯有东北获补贴深加工企业及饲料企业采购积极,但北方产区粮源水平已大幅下降,加之农民售粮习惯问题,玉米市场进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僵持阶段,短期可关注南北散船运费可能下降对南方市场带来的影响。
同时近期中国购买远期进口玉米、高粱、大麦数量已经超过30船的情况下,夏季国内优质玉米供应并非全无忧虑,一方面进口谷物仅限于一部分沿海规模饲料企业,另一方面即便是进口谷物也并非质量上乘,所以一旦东北自然晾晒玉米上市季来临,择优采购依旧是理性的选择。伴随着我国玉米收购量逼近1亿吨,新粮收购难度越来越大,不排除庞大临储玉米库存提前(早于5月份)“泄库”的可能,建议关注其对玉米期、现货市场的阶段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