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黄金网3月1日讯 在如今结售汇逆差格局下,境内外多家机构同时下调了2017年底美元兑人民币的预期点位机构,这说明研究人员对人民币的后市走势已经出现明显分歧。然而机构投资者们为何大幅调整当初的预测?
人民币
最近研究员们对人民币的信心似乎正在增强,突出表现在多家机构下调了2017年底美元兑人民币的预期点位。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将预测值由7.20下调至7.00,法国巴黎银行将预测值从7.4下调至7.09。境内机构也很乐观,中金公司将预测值从7.18下调至6.98。
在结售汇逆差格局下,境内外机构同时下调人民币的预期贬值空间无疑对人民币是个利好,这说明至少在市场研究员群体当中,分歧正在加大,人民币的单边贬值预期在弱化。
由于2016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的收盘价是6.9495,所以无论是苏格兰皇家银行的7.0还是中金公司的6.98,其背后的潜台词都是:人民币2017年的贬值空间已经非常小。
机构投资者们为何大幅调整当初的预测?原因肯定很多,但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出人意料的走势应该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2016年底,市场讨论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能不能搞一次10%以上的一次性贬值;二是人民币2017年的跌幅能否再创新高。由于2016年四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连续走弱,且结售汇逆差偏大,而2017年1月5万美元个人购汇额度重新打开,多数机构认为人民币在年初就可能跌穿7.0。
但市场就是这样,当预期趋同的时候,往往就离反转不远了。进入2017年,美元对人民币不涨反跌,最低一度跌穿6.83,目前在6.87附近徘徊。
不可否认,美元未能如“约”走强是人民币反弹的重要原因,但也别忘了,在结售汇逆差格局下,即使美元走弱,境内市场的供求力量也完全可以推动人民币继续贬值。人民币年初以来的行情说明,监管当局在利用外汇储备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也并未放松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从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的反应看,这种引导的积极效果似乎正在逐渐显现。
但话说回来,金融机构研究员们的想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财务总监们的想法,因为他(她)们才是最直接的市场参与者,从目前的结售汇格局看,改变总监们的预期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说,金融市场上一根阳线改变情绪,两根阳线改变预期,三根阳线改变信仰。但上述规律在人民币市场可能并不适用,即使有10根阳线可能也难以改变信仰,因为人民币市场需要的不是阳线,而是需要改变几根阳线过后马上就是更多、更长的阴线的“旧规律”。
2014年以来,人民币多次经历阶段性的升值,但随之而来的都是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贬值,也就是“大阴线紧跟小阳线”的行情反复出现,围绕某一中枢价位双边波动的行情始终未能成真,这是企业层面逐渐形成单边贬值预期的直接原因。
去年上半年,人民币就对美元出现过一波明显的走强,对美元从1月的6.60附近一路升至4月的6.45附近,但随后行情在5月扭转,6.60在6月就被跌穿。
不知道何时企业的财务总监会彻底打消对人民币的弱势预期,但从常识看,最近一次挨打的记忆肯定是最清楚的。今年人民币的走势与去年同期相当类似,虽然背后的原因不同,但恐怕多数有美元收入的企业难免担忧去年的行情重演,所以人民币仅仅1、2个月的强势表现是难以有效刺激结汇动力的。
即使人民币的强势行情能够维持到4月底,也就是达到去年的程度,那时恐怕市场还会担忧2016年的行情会重演,一旦美元出现反弹,市场的结售汇逆差压力可能迅速增大。但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强势行情不能维持到4月份,也就是比去年的强势周期还要短,那么对贬值预期的刺激作用可能更强。
外汇市场趋同的预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的,虽然目前机构投资者的分析师们纷纷降低人民币的预期贬值幅度,但这只能说明研究人员对人民币的后市走势已经出现明显分歧,这的确是个好现象,但结售汇仍然维持逆差格局的事实也表明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总体上仍是贬值预期占优势,研究人员的观点能否传导到市场交易主体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监管机构仍需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在结售汇市场基本恢复平衡之前,对市场情绪的引导仍是不能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