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大战被禁 资本“暴力”不再
《暂行办法》最令人的关注的,莫过于明确了网约车的公平竞争秩序。根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这就意味着,专车市场存在的“烧钱大战”或被明令禁止。纵观专车市场的网约车发展轨迹,不能忽视的是,滴滴和uber的崛起,首先是资本的胜利。
滴滴优步
事实上,滴滴和uber之类的C2C模式之所以的得以野蛮扩张,源于双方都一直采取为司机、用户提供补贴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很明显,巨额补贴背后是强大的资本作为助力为其源源不断地输血。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前,两大平台的总融资额已经超过15亿美元,合并之后的滴滴出行迄今为止进行的4轮融资总融资额也超过85亿元美元;而uber全球成立至今总融资额已经超过100亿美元,Uber中国也获得了超过21亿美元的投资。
规模之争暂告落幕 生态圈才能称王
在经过第一轮资本围猎撕杀之后,新政的出台或将使得专车市场迎来一场更持久、也更艰苦的战争。
而在“专车大战2.0”的博弈时代,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可能取决各个平台在资本、技术、管理和政策把握等方面的综合较量。
从商业模式上看,滴滴和uber虽然都是C2C模式,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Uber以技术起家,作为最具互联网基因的独角兽信奉“技术为王”,它拥有世界范围内最全面的出行数据库。但在运营模式上,uber遭受的争议却是三个平台中最大的。
而针对滴滴而言,它也意识到新政可能会引发专车竞争从补贴战到资源战的转化。可以看到,滴滴近阶段的做法一直通过大数据与智慧交通概念的融合,绑定品牌正面形象,用“一站式出行平台”的概念覆盖出行领域的各个方面。
但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新政之后,C2C专车平台的体量或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缩减,这也会使得uber和滴滴的估值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