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涉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可不提。在危机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作为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每个月的非农就业新增人数与市场的通胀水平一样,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
如上图所示,从2000年至2016年的16年间,非农就业新增人数的年度总计经历了两次持续的上扬以及两次阶段性的快速回落。
第一次发生在2002年左右。
究其缘由,1995至2000年这段时期是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国内的投资率很高。人们对因特网、光纤以及遗传等新技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造成了对这些新技术的过度投资。但到了2000年中期人们发现很多新技术并没有像预期那样产生高回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股价在那一年大幅缩水,企业缩减了在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等设备上投资额度。一开始经济的下滑集中在高新技术区域,慢慢的这种下滑波及到了经济的其他部分。就业率在2001年3月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滑。
而第二次发生于2008年之后,原因已不言自明。但面对危机,美联储作为最后的贷款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防止金融危机继续恶化,同时尽最大努力维持劳动力市场稳定。到眼下,失业率回归5%左右,市场通胀水平小幅回暖,不得不说其已经领先于其他经济体走出衰退。
那么,我们进一步对上述数据进行季节性处理。
从上图中,我们分别来看非农数据的季节性走势,首先,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剔除了2001-2002年以及2008-2009年的数据(由于突发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令数据结果产生严重的误差)。那么,在图中,通过对均线走势的判断,我们发现上半年,就业人数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特别是年初。二三月份的涨幅较大,并在4月开始达到年中高点,由此开启回落。
从六月一直到八月,就业市场的状况依然比较疲软,但八月过后,新增就业人数逐渐震荡走高,令人不禁想起金银价格同样在历年走势中所能呈现的“金九银十”。此外,我们发现季节调整后的平均数与中位数变化较为一致。但是,年度新增人数的标准差变化却比较奇特。
如图所示,此12年中,一月数据的波动较为平缓,也较为稳定。而在平均数与中位数出现极值时,标准差却出现明显的背离。这也暗含其中数据结果波动幅度较大,而由此看来,年初的结果值比较难以预测。同时也不排除数据结果的市场分歧严重,并可能对美元及商品价格造成较大影响的可能。
然而,随着进入5月份后的市场调整期,劳动力市场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趋于稳定,也成为商品价格在进入第二季度趋向震荡的原因之一。
按照上图所示,黄金自1990-2015年间的季节性涨跌中,我们发现,年初尽管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但从涨幅方面,则出现的回落,并于六月触底。而紧随其后,七、八、九这三个月则呈现明显的上扬趋势。这也暗合了之前笔者在上文中的叙述。那么,这也意味着从季节性规律出发,中期把握商品价格走势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