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第一黄金网·国际

智通特供 | “入通”生效在即 这些股票已经开始狂欢!港股通真的是接盘侠吗?

2024-09-06 22:08 来源:网络

备受投资者关注的恒指调整以及港股通标的股份调整即将于明日(9月6日)盘后实施。由于遭遇恶劣天气影响,今日港股休市,于是本轮恒生指数与港股通调整生效将于9月9日(下周一)盘后实施。

根据8月16日恒生指数公司与港交所的公告,本次将有包含万物云、迈富时、茶百道、顺丰同城、网易云音乐、阳光保险、晶泰科技、老铺黄金、恒隆集团等共33只股票纳入港股通标的范畴。

图片

历史规律而言,港股通调整落地前后,往往伴随着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特别是那些此前曾围绕“入通”进行过市值管理的股票。入通之后,利好落地,有可能出现回调。此外,前期因媒体或市场关注不足的股票,却有可能因入通调整出现正向预期差,入通之后反而开启一波行情。

无论如何,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投资者的博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1 “入通”狂欢

一只股票纳入港股通,意味着将获得增量资金买入,是重大利好因素。因而直觉上,“入通”生效之前,股份应该会呈现出“狂欢”姿态。

在本次即将纳入港股通的33只股票中,晶泰科技、大兴银行集团、德康农牧等股票今日股价都出现了大涨,其中晶泰科技自8月29日开始上涨,截止9月5日收盘,股价已经累计上涨149%,大新银行集团8月30日单日暴涨9%,德康农牧自8月30日以来累计上涨28%。

而晶泰科技是今年6月份上市的新股,上市市值约为180亿港元,符合恒生大中型股份的市值要求,于是迅速纳入港股通。而经过近期的持续上涨,市值已经高达519亿港元。

此外,力量发展、九兴控股、中船租赁、老铺黄金等股份股价处于高位。但松森国际、达力普控股等股票处在持续下跌通道。而升能集团则经过9月3日暴跌98%之后,已经元气大伤。

而回顾历史数据,我们统计了2023年初以来上市的28只新股纳入港股通的宣布时间、生效时间、宣布日涨跌幅、宣布至生效之间走势,以及围绕生效当天、生效后一周的涨跌幅。

表:2023年初至今纳入港股通股票生效前后重要日期涨跌幅统计

图片

数据显示,大体上公布至生效或生效前一天,走势总体上是向上的。例如统计的28只股份中,公布至生效期间平均涨幅为2.7%,而生效前一日平均涨幅为1.2%。虽然数值上并不十分夸张,但考虑到许多股票为了“入通”,前期已经积累了不少涨幅,以及公布到生效的时间跨度并不长,因此这样的涨幅在统计学上还是显著的。

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部分股票在公布、公布至生效、生效前一日、生效当日、以及生效后一周的走势都反复剧烈波动。主要代表就是中旭未来。中旭未来公布当日涨24%,公布至生效期间涨幅收窄至3%,生效前一日暴跌45%,生效当天暴涨15%,生效后一周大跌38%。

由此可见,虽然纳入港股通名义上是利好,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依不同股票的实际情况而定。而本次“入通”生效在即,部分股票已经开始出现波动。

在笔者看来,对于参与“入通”博弈的投资者来讲,最为稳妥的策略是,在宣布纳入到生效这段期间妥善处理自己的仓位,立于不败之地。免得在接近生效前后,当股份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措手不及。

2 哪些股票最受港股通钟爱?

毫无疑问,近年来南向资金成为港股市场最重要的资金增量来源。而港股通投资者所关注和交易的股票,往往就会成为市场热点。那么,港股通投资者所青睐的股票有哪些特征?

截至今日收盘,我们统计了全部港股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并列出了港股通占比超过20%的股份,如下表。

表:港股通持股比例超过20%股份上市以来表现统计

图片

根据对这些股份的上市日期、所属板块、最高价格出现时间,以及近期走势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港股通持股比例高的股票在市值、板块、以及行情历史三大方面的特征:

(1)首先是市值方面。根据最新数据来看,这些股份的市值普遍在500亿以下,除中芯国际、华润电力、信达生物、以及中海油等大型蓝筹股。而如果将港股通持股比例扩展至10%以上,则会发现大型股份的数量明显变多,像小米集团、美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中国联通,甚至中国移动和腾讯等市值排名前三的股份都会进来。

因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港股通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份普遍是中小票,而港股通持股比例居中的股份中反而大中型较多。

(2)其次,在板块特征上,出现扎堆的现象。大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2007年上市的老股,这些股份上市的时候还没有港股通,但其中有不少属于价值投资的股份,例如大唐能源、华润电力、中海油、中广核、中国财险、中国建材、中远海能等等。

第二类是2015年那一波南向资金推动的牛市形成的一些概念股。例如光大环境、绿色动力环保、美图公司等。谈到这些股票的名字,有一种过气热点、明日黄花的感觉。

第三类是2019~2021年牛市形成的概念股,板块较多,例如生物医药(18A)、芯片半导体、5G、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新经济、新消费等等。股份也较多,例如保利物业,康方生物,锦欣生殖,药明生物,金蝶国际,心动公司,金斯瑞,中软国际,李宁,中芯国际,信达生物,呷哺呷哺,哔哩哔哩等。

(3)股价走势

港股通持股比例在20%以上股份,除极少数近期创新高,例如中海油,绝大多数都在近一两年内经历了明显的下跌。其股价最高点大多与所属板块炒作最为热门的时间一致。

例如康方生物、锦欣生殖、药明生物等18A板块,高点普遍集中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时间段。而呷哺呷哺、哔哩哔哩、李宁等新消费概念股,高点普遍在2021年上半年出现。至于再早一代的热点,2015年南向资金疯狂牛市期间形成的股份,光大环境、阿里影业等公司,股价最高点出现在2015年夏季。

此外,统计结果中还有不少是2020年以后上市的股份,这些往往上市即巅峰,或者以解禁期和入通为标志,上市半个月后股价一蹶不振,例如保利物业等。不一而足。

一个悲伤与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港股通持比例20%以上的股份,除了中海油与中国黄金的历史最高价格出现在2024年之外,其它股份今年都在下跌。有些还不仅是今年下跌,而是已经累计连续下跌了两三年。

这就提出了一个扎心的问题,港股通究竟是接盘侠吗?

3 港股通真的是接盘侠吗?

结论先不急下,我们先来看统计数据。

假设不考虑这一波待生效的最新调整,从2014年11月沪港通以及2016年12月深港通先后开通以来,截至目前,港股市场港股通标的股份数目为525只,这525只股票构成了研究港股通这个细分市场的样本全体。其中港股通持股比例高于20%的股份有69只,港股通占比高于10%的股份有205只。

这525只股票中,股价历史最高点位出现在2024年的仅有22只,这其中还有9只是2023年下半年或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股,2024年正好处解禁期结束和入通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

换句话说,这525只港股通股票中,绝大多数都是经历了至少1年的下跌。我们统计了这些股票历史最高点位出现的时间,大多数集中在2007-2008、2015-2018、以及2020~2021这三个阶段内。而这三个时间周期正好对应港股历史上三波像样的牛市。

如果做精确统计,525只股票距离各自股价历史最高点的平均跌幅为72.13%,而港股通持股比例10%以上的205只股票,各自距离历史最高价格跌幅的平均值为74.63%。港股通持股比例20%以上的69只股票,各自距离历史最高价格跌幅的平均值为78.37%。由此初步可见,港股通持股比例越高,历史最高价至今回撤越深。

图片

此外,统计最近1年的数据,525只全部港股通股票最近1年回撤的平均值为15.54%,港股通持股比例高于10%的205只股票最近1年平均回撤幅度为20.17%,而港股通持股比例高于20%的“高港股通票”各自最近1年回撤的平均值高达25.42%。——呈现出与历史最高价回撤相似的分布格局。

而港股通持股比例高于40%的五只股票,马可数字科技、保利物业、东风集团股份、新特能源、以及浙江沪杭甬,距离各自历史最高点累计跌幅的平均值高达80%,近1年来的跌幅平均值也高达42.67%。

因此,大致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港股通持股比例越高的股份,倾向于越容易下跌。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像目前港股通持股比例20.03%的中海油股份,距离历史最高价回撤仅16%,而最近一年不仅没有下跌,而且还有54%的涨幅。但这种情况仅出现在个别零星分布的股票。

至于港股通持股比例高,究竟是下跌的原因还是结果?合理的推断是:港股通投资者,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在某些投资理念的指导下,倾向于越跌越买。而由于外资/港资与港股通资金在港股市场的博弈中实质上是处于互为对手的地位,所以两者操作相反。外资不断卖卖卖,港股通不断买买买;结果便是,而股价越跌越深,同时港股通持股比例则越买越高。

从这重意义上,说港股通是接盘侠,似乎并不夸张。

4 港股通如何割韭菜?

当下港股市场流动性衰微,而港股通作为增量资金的几乎唯一途径,近年来却被一些股票利用,玩成了割韭菜的新工具。尤其是新股市场。

一只新股,一旦纳入港股通,则就会有对应的跟踪指数的被动基金建仓,同时新股上市之后半年到1年之内面临接近压力,于是港股通的被动资金就被迫去接解禁资金的盘。以致于纳入港股通生效,成为了除解禁之外行情波动的另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此外,如果入通失败,则树倒猢狲散,更容易导致暴跌。像近期股价单日狂跌98%的升能集团,就是一个经典案例。根据我们之前文章的分析,升能集团上市之后瞄着“入通”去炒作,其中今年1月份散过一次,但后来4月份之后又再度炒起来,股价几乎是3个月翻了10倍。而在今年6月底恒指半年检讨的时候,升能集团的市值符合“入通”要求。

但是8月初的时候香港证监会点名四只股票股权高度集中,也即是俗称的“高控”。于是公司在入通前的最后临门一脚,美梦破碎。

当然,由于股权高度集中,即便是重大利空也难以导致大跌。但最终在9月3日(周二)由于质押盘爆仓的缘故,最终导致股价彻底崩溃,一日暴跌98%。

总体上,纳入港股通生效当日以及生效后一周的涨跌分布是比较平均的,例如生效当天大涨的股票途虎、药明合联、珍酒李渡等;而生效当日大跌的股票包括北森控股等。而生效后一周大涨的股票有优必选、第四范式、瑞浦兰均等。而生效后一周大跌的有中旭未来、友宝在线、君圣泰医药等。

对此,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慧眼,不要落入一些利用“入通”作为工具割韭菜的股份的圈套。

5 “入通”新规及其影响

8月27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对纳入港股通条件中的“12个月平均市值”的计算方式、以及长时间停牌的处理方式的优化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案将“过去12个月平均市值”的计算方式由每个月月末市值平均,优化为“12个月中全部交易日的市值平均”——也就是说,将考察期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至少252个。业内惊呼“大变天”。

图片

这无疑使得“入通”的条件显得严苛,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猫腻的可能性。因为按照以前的规则,如果公司真的要进行“市值管理”的话,只需要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即月末)去拉一拉,使市值符合要求,总共做12次就可以了。但新规之下,则需要每天都去进行“市值管理”这无疑对公司是巨大的挑战。

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优化在本意上是为了压缩上市公司利用规则漏洞去投机的空间,但却有可能进一步将更多公司排除在“港股通标的”的群体之外。要知道,港股通资金目前是港股市场许多股份的唯一流动性来源,如果没有港股通“补水”的话,许多公司即便上了市,也难有作为。

这大概也就是恰好在这条“优化案”公布前后一两天的时间里,有19家上市公司联名倡议港股通扩容的原因吧。站在企业的角度,国内IPO不重启,只能到港股上,而港股上了之后如果没有港股通资金支持,上了之后也会流动性干涸,而前些年成立的大量创新企业和PE/VC基金,面临渴死的局面。如果不能上市,公司或管理层就要自掏腰包赎回股份,试问公司或管理层哪里找这笔钱去?

这就使得港股通扩容,看似只是一个股市和资本市场的问题,却牵动着社会与民生的更广阔天地。

当然,从已上市公司的角度,既然已经上了岸,那么就应当正道直行,将心思用在经营企业和创造价值之上,不要把港股通这条港股市场几乎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彻底玩坏。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1
您已经点过赞了!
31
一键安装官方APP
相关阅读